如何做好党支部书记经验谈

我做支部书记的体会

作者:郑逸文 单位:《文汇报》文艺特刊支部 2012-11-15 收藏 转发

       我汇报的主题是:学习型团队——用项目带动团队。

        文汇报社“文艺特刊支部”共有党员10个人,其中记者全都是70后、80后。他们的优点是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很高,但相对应的却是缺乏传统和历史的积淀,而这一点,却是我们这样的主流媒体文化记者最需要的东西。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张扬出每个人的优势,同时,又让每个人认识并改进自己的“短板”,聚合出团队优势,形成一支可以散打,也可以组合作战的采访队伍?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锤炼党性,提高党员的素质,发挥党员在业务工作中的带头能力?这一切,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文化新人榜”栏目的开出,让我们有机会实践了“以项目带动一个团队”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提高党员思想素养和业务素质的任务,与日常的采编工作结合起来。这个项目实验的结果是可喜。

        (一)

       这个项目的整个推进过程中,我们收获了两大体会,一是建立项目平台制,让党员记者对个体的采访建立责任要求,也对整个项目的整体、对完成项目的团队建立团队意识,建立相互间的互助意识。

       严格来说,文艺部是一个采访一线部门,有限的人员会时常纠结于两对矛盾:一是宣传与个性采访之间的矛盾,几乎每天,宣传部都会有指令性的通知发下来,需要记者去盯、去采访、去作宣传性配合性的报道,而另一面,面对主流媒体市场分额的缩小,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发现热点,开拓热点背后的真相,做出个性化的思考报道,在充分体现主流价值导向的同时,给读者信息的喜悦、发现的快感、思想的默契。第二对矛盾是:能够采访写作的记者不擅长做项目活动,做项目活动的人又无法安心写作。在“文化新人榜”这个项目的实践中,我们尝试着做到“两者统一”,而这样做的基础是,相对打破记者的条线制,建立起一个项目平台,我们提倡八个字:“个性发挥,团结互助”。我们通过一次次部务会达成一个共识,靠一个人的力量只能完成一篇稿子,却绝无可能完成一个系列项目,它需要整个团队的合力。

       从2010年至2012年5月,“上海文化新人榜”项目完成了从系列报道到向社会立体呈现媒体主张的一系列市场活动:近80篇文化新人报道和一本书、一场美术大展、二场高峰论坛、三场演出等8个活动单元,组合成了一个多元的媒体报道展示平台。我们希望能试着走一走,看看传统媒体的新闻功能能够创新拓展到什么样的空间。而完成这个项目的团队人员,是我们10个年轻的党员和3名普通记者。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时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记者上午浦东,下午嘉定报道日常新闻,晚上回来再转换心绪,写几天来长谈了许多次的那个还没有列入名家行列的“文化新人”,这其中撇开来去匆匆,只说采访心态的硬软转换、写作语境的热淡转换、主题立意的急缓转换,对一个年轻的记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和磨练。记者们是年轻的,活力永远洋溢在他们身上,当看到自己的报道获得界内专家的好评,他们是高兴的,高兴于自己的多项能力在工作中得到体现和肯定,作为部主任,作为他们的支部书记,看着他们的成长,我会真心感谢这个叫“文化新人榜”的项目,它见证了这个团队的探索与成长。

       从2010年2月23日,杨振武部长批示:文化新人榜这个系列采访栏目设得好,到今年2月22日,项目中的重点活动“上海艺术新人大展”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杨部长为展览剪彩,这场由主流媒体发起的关于“文化新人榜”项目受到了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的关注和批示。社会各界对这个项目的评论对我们是一个鼓励,90岁高龄的著名画家陈佩秋在参观了这次大展后评价说,“这是近年来少有的高质量的上海青年艺术大展。”

       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上海政府网、东方网等数十家媒体对展览作了报道。新华网首页刊登了题为《挖掘积极向上的创意力量》的通讯,指出:“艺术新人展给了艺术界一种思考和对话的可能。”

       这次展览同时也引起了境外媒体的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对文汇报以中国主流媒体的身份,为年轻艺术家建立平台的“社会参与”和“示范作用”十分感兴趣,他们的报道集中关注了文新集团以“成长基金项目”扶持媒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这样一种机制。

       今年4月,这个项目促成了上榜新人陈佳峰与指挥大师马泽尔及英国爱乐乐团的同台举行音乐会,把年轻的音乐人陈佳峰推向了世界舞台。这个结果让我们看到了主流媒体立体化呈现的市场活力。

       今年5月,“上海文化新人榜”专栏文章结集出版,这部书由杨振武部长作序。专家们评价说,文汇报尝试着将“文化新人榜”这个采访项目延伸扩展为全方位的展示、评介上海文化人才的系列文化活动,体现出主流媒体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

       今年,“文化新人榜“系列报道,获得上海新闻二等奖,部门的10个记者全部上榜,无一落下。

        (二)

       我谈的第二点体会是:个性采访写作的提高必须到实际生活中去“磨”。

       “文化新人榜”持续了二年多时间,有记者调出栏目初期的稿件,发现写作路数竟有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的采访写作理念是清晰的:写一个人,要写出一个行业,写一个行业,要写出行业的技术层面的信息和难点,而每一个被访对象的感光度因性格环境而定,写出个性,就是写出了“唯一”!这是一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过程,它对记者的思路与文字表达,是一种磨励的过程。

     记者邵岭采访评弹演员,跑了三回,先到他所在的上海评弹团,观察体验他的排练状态,又去了他兼职的“新天地”一家时尚餐厅,看他正尝试的“摇滚评弹”究竟是怎么回事,再坐下来面对面采访。记者柳青采访古籍鉴定的新人,硬是“磨”着他一起参观了一个古籍展览,给自己“科普”了三四个小时。大家在交流中谈到的切身体会是:只有“沉”到采访对象所处的工作、生活状态中,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独特的东西,而后的写作,才能水到渠成。”

       我们文艺特刊支部的10名党员是一个整体,虽然我们知道一个系统、一个团队再大或再小都会有短板,但我们希望尽量缩小短板,大家在一起取长补短,在实践中发现和实践个体写作的风格与精神,让每一天都可以促进新的趣味,让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快乐的!

相关评论 已有0人参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