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意义的读书会

  支部名称:新民晚报副刊部支部

  党员人数:9人

  时间:2016年度定期组织生活

  党支部书记:殷健灵

  一、背景意义

  新民晚报副刊部支部由副刊部老中青9名党员组成,既有报社和部门领导,也有普通编辑,都是在工作上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党员们的工作涉及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对各自的文化素养、关注视野、兴趣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基于这个前提,支部一直将履行党员义务,提升党员素质修养,引导每个党员养成读书习惯,在支部内形成浓郁的读书氛围作为工作目标,通过党员爱读书带动整个部门的学习风气,把读书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自支部成立后,定期“读书会”就成为了支部的常态活动内容。在每次组织生活以后,几乎都会请支部党员交流各自近期的读书心得。

  二、具体内容

  确立了将“读书会”作为支部活动的常态内容后,将“读书会”渗透到历次支部生活中去,在每次支部规定动作完成后,都要附加一项“读书会”。在“读书会”上,每个党员交流近期的读书心得,将好书推荐给其他党员同事。读书会的形式分线上和线下两种,文图并用,既有心得分享,也有朗诵和展示,形式上生动活泼。

  以下,是一次“读书会”活动纪实——

  金晖:我最近读了黄玉峰老师写的《教学生活得像个“人”》,读这本书,是因为近期微信朋友圈一直在转发一篇文章《人为什么不见了》,我们的教育是在培养考试机器,却忽略了对“人”的培养,读了挺有感触,于是我找出了这本书来看。黄老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他最大的体会就是我国的语文教学里不见了“人’,功利主义的驱动,专制主义(“标准答案”)的坐镇,训练主义的猖獗,科学主义(一次次“教改”的折腾)的横行,技术主义(技术化、规范化,一刀切)的助阵,从而使我们的孩子不但丧失了灵性,而且牺牲了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健美的身体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爱。

  黄老师在教学上的有效探索暂且放在一边,对我触动最大的倒是他的“五四精神”。他说几十年最大的感悟就是要保持一颗童心。老师有童心,学生才会有童心,才会有无可替代的快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他概括了几点:要有爱好,会玩,而且要玩得认真,玩出点名堂来,有时也不妨“老夫聊发少年狂”一下;要爱美,热爱生命的人往往对美有执着的追求;要有好奇心,要找回求知欲和对事物的新鲜感;别老惦着“自己老了”,你不自认为老了,别人就不把你当成老翁;跟上时代,比如“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电子时代”;不要摆老资格,什么都看不惯,喜欢教训人;要善于交朋友,多点真诚,少点心计,“乐莫乐兮心相知”。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求真”。黄老师有句名言:“我可以不说真话,但我绝不说假话”。说真话的代价,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了的;但是不说假话,坚守良心的底线,也应该是做人的底线吧。

  黄老师现在该是位“六七老年”了。完全做到像黄老师那样“五四”恐怕不容易,但是在心灵里拾掇出一片“青草地”,该是可以努力做到的吧。

  王瑜明:我看的书比较杂,纯文学的《推拿》《繁花》《陆犯焉识》,也看侦探小说:比如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福尔摩斯的英文版。以前我是学英语专业的,也希望不要把英语丢掉,有意识地读读英文原版小说。其中《陆犯焉识》给我触动最大,这是一个我不熟悉的时代,小说本身是写陆焉识的,是写一个知识分子,也是写一个叫知识分子的群落,这个群落无法改变的优点与弱点与生俱来,没办法改变,既追求自由独立又主动继承传统束缚,洞透世情又迷乱无着,同时要命的都有些自虐心态,永远不愿成为多数派,永远要逆势而为。凡此种种,一个老式文人延续到今日我们很多人血管中的,依然是这种将“成为知识分子”作为信仰的心态。

  陆焉识出生与小资没落家庭,出国读书开阔了其眼界,但心智并未完全被开启。在国外读几年书的经验告诉他,这个世界可以无限美好,可以让他陆焉识过上一切他想过的生活。读大学的时候谈个意大利女友并同居,爱恨交织的发现自己并不爱她,玩够了闹够了开始读书了。这样的经历或许每个年轻的我们都曾有过,工作两三年之后,自己的收入能养活自己还有结余,快乐无边,外界的一切纷争都是羁绊。这样一直孤独下去,自私下去,或许也并不见得不幸福。但每个这样的人身边总会有一个“恩娘”的束缚,陆焉识报恩也好,懂事也好,都有留有余地给恩娘的面子。

  他与冯婉瑜的爱情,是若干年后他在监狱里独自思考和感受而越发强烈起来的一种渴求。他内心感谢这样的孤独与羁绊,孤独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回味与婉喻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用腹稿的形式记录文字,用心灵感受思念,凭良心谴责自己的不珍惜和错过。这样的悔恨让每一个阅读者铭记,珍惜眼前人!

  赵美:我想推荐《这些人,那些事》,吴念真写的。写得很有人情味,文字细腻,直抵人心。

  第一篇叫《重逢》,讲的是一个事业失败的中年男人,干起了开出租车的生意,怎奈台北太小,经常遇到熟人,更悲催的是还偶尔遇到当年的竞争对手。后来他就跑机场线,希望遇到前妻,因为他好久都没看过自己的孩子了。但有一天,他没想到,竟然遇到了初恋情人。此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刚从国外回来,看望生病的妈妈。他不动声色地认出了她,她却一直在打电话,给孩子,给同事,给往日的朋友,煲了一路电话粥。快要到了,他还在考虑要不要收钱什么的,没想到她放下电话,说了一句:“我已经把我现在的生活全部讲给你听了,你却连一句Hello都不愿意跟我说吗?”

  第二篇让我很感动的故事叫《思念》,讲的是一个念小学的小男孩,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个小女生。但两个孩子的家长都很默契,认为这么无邪的好感,是不能被破坏的。后来小女生要移民了,去加拿大,小男孩的爸妈本以为他会特别伤心,没想到他只是高兴,放学之后就回家查地图,看加拿大在哪,从未表现出一丝伤心。大概过了半年还是一年的时间,小男孩去学校大扫除,回来的时候手里捏着几根东西。他爸爸问,这是什么呀。他说,这是她的头发!——然后,就抱着爸爸的腿哭了……(之所以被这篇感动,是因为很理解小孩子伪装感情时的不易,以及那种拼命掩饰思念的压抑,总之,太难过了)

  后面的几篇也都很棒,完全是出人意料的结局,但基本上无论是好结果还是坏结果,都看得人心里非常安稳。就像牢不可破的往事,它就在那里,不会影响到现有的一切。只是偶尔会像拨动琴弦一样,于无声处,带来一种久违的感动。

  吴萍:我想推荐一本《故宫的风花雪月》,这是一本破译故宫书画的“达芬奇密码”故宫,中华文化艺术珍品云集的宝库,或许无数游人都参观过、游览过,但对于那座紫禁城和城中浩如烟海的宝物,却有着走马观花、深意未解的无奈。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如果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深厚的积淀,想要看懂那些从历史中走来的文字或画面,了解其背后的故事,着实不易。倘若能有一位熟悉这些藏品的解说员来一次深入细致的解说,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祝勇的《故宫的风花雪月》便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从众多故宫书画藏品中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用诗意的语言,散文的笔法,论文的态度,一一加以解读,为读者们上了一堂严谨求实、生动有趣的中华艺术历史课。

  由《兰亭序》引出魏晋历史,艺术史,在对这幅千古名书的追根溯源中,重温一个时代的文人风貌。从《韩熙载夜宴图》画中的屏风,引发关于“窥视”与权力关系的思考;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写唐、宋两代的民间社会,在一座“命运交叉的城堡”里找寻一个又一个王朝生死更迭的缘由与“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亘古真理。

  还有,像倪瓒一样的文人喜欢用“无人山水”表达对体制世界的排斥,用画面来承载着自在、天然,不被制度化的世界。而唐伯虎《陶穀赠词图》则依靠颠倒艺妓与权贵的空间关系,把一个本该被压制操控的女性放在画幅的核心,使她成为那个空间的真正主宰者。

  更有如雍正一般的帝王们发明了“幻化”的方式找寻感情的寄托。十二美人图引发了一连串的历史疑问:作者是谁?美人是谁?满族女子为何身着汉服的服饰之谜,作为十二美人图的通用符号,竹子寓意何在……

  刘芳:我推荐一本哲学书:《天与地:关于神》,《天与地》是一本面向儿童,讲述关于神的书。讲述者是法国哲学家,听讲的是法国儿童,这样一个语境下,我作为一名东方成年读者,深深地感觉到了文化上的隔膜。东方人与西方人关于时空的理解很不一样,这其中的分别就像是宇宙膨胀又收缩和宇宙爆炸无限膨胀的区别似的,加上语言和转译过程中的缺失,加深了理解上的困难。甚至,我根本无法理解,只能凭借直觉去领悟。好在,神的存在,本身就依赖于直觉,而不是理解。

  南希首先阐述了一个观点:我以为需要承认的是,“无神论”和“有神论”是相关存在的形而上学的同一种预设,两者既对称又相关。同一种预设,预设了什么?从后面的言说来看,预设了一种名为“敞开”的存在,或者说远远超越人类的自然的存在。“既对称又相关”对于东方读者来说很容易产生联想,比如联想到阴阳、太极等等。用这句话来形容印度教与佛教的关系,显得尤为贴切。摆脱西方文明的语境,东方文明语境下有神论和无神论最好的对比就是印度教与佛教了。千百年来,二者相互对抗,又互相融合,彼此谁也没有离开过谁。但这本书却是讲述神、天国和信仰的,所以南希很快就进入到正题,直接去谈神是什么,天国在哪里,信仰意味着什么,而且是在一神论的语境之下。

  徐婉青:我再来推荐一本小说,我觉得这是一本小说中的小说,叫《赎罪》。这是本反思灵魂的心灵小说。

  十三岁的布里奥妮雄心勃勃,立志成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却因为狂妄、嫉妒和误解拆散了自己的姐姐塞西莉亚和仆人的儿子罗比这对情人,致使后者蒙上强奸的罪名入狱三年,而后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布里奥妮成年后感到自己罪孽深重,放弃了进入剑桥学习的机会,成为一名护士照顾受伤军人,以此来惩罚和救赎自己。按照小说第三部结尾的叙述,当年强奸案的男女当事人结了婚,塞西莉亚和从战场归来的罗比也终于重逢,故事本该就此结束,而接下来在名为《1999年 伦敦》的文章中,布里奥妮却站出来以第一人称声明她就是整个小说的作者,并且指出这对情人的相聚是“最后的善行”,“事实”则是塞西莉亚死于地铁车站爆炸,而罗比因败血症在敦克尔克大撤退的前一天死去,终其一生,这对情人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在图书馆的十几分钟和上战场前的半个小时。布里奥妮从未有过机会在他们面前忏悔自己的罪孽。

  当七十七岁的布里奥妮自问“一位拥有绝对权力,能呼风唤雨、指点江山的上帝般的女小说家,怎么样才能获得赎罪?”时,她已触及到小说和作者的本体论问题。小说是虚构,是智性和幻觉的文字游戏,妄图通过写作来撇清自己的罪孽是庸俗的,也是不可能的。小说家罪无可赎,但是,“奋力尝试是一切的一切”。

  殷健灵:我最近也在读哲学,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值得每个人一读。

  判断一本书是好是坏,有一个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伴随你成长。一本好书,在你青年时看,能带给你感动;到你中年时再看,却觉得很欣慰。那是因为,随着你的阅历的提高,你慢慢地看懂了一些之前你没领悟的东西。成长的是你自己。而这本书的境界始终在你之上,它在不断地引领你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自己的心智水平。

  朱光潜先生此书是针对上世纪初叶的中国青年所写。然而,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青年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在退化,甚至在丧失理想和激情。每个人都应该重新打开这本书,它会教你“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书中关于读书,关于摆脱,关于美,关于快和功利的时弊,关于不到生活之外寻找生活,很多都很有共鸣。很难说,也许事非经过不知意。但是毫无疑问,这种引导是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和缺少的。

  三、活动效果

  “读书会”改变了过去组织生活刻板、教条的形式,尤其将其常态化以后,为支部工作注入了新鲜和活力。每个党员都在潜移默化中将读书作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将读书和工作密切结合,不但提升了自己,并且相互提醒和促进,培养了支部内静心、精进的学习氛围,于浮躁中养心怡情。同时,也在无形中对业务工作有所促进。

  四、主要启示

  支部工作可以在常规动作之外有所创新,可以针对各个支部的工作特点,与工作相结合,不仅做到定期,更做到常态。这样做有两个益处:一方面,改变了支部生活原有的教条刻板形式,参与支部活动,党员们变“被动”为主动;另一方面,将每个党员都从中获益,最终是改变了各自的生活状态,打开了各自视野,从根本上提升了每个党员的综合素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