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

上海报业集团新闻报社

  出于对“无冕之王”职业的向往,她在而立之年加盟新闻晨报,成为一名新闻记者。

  她的第一个职业岗位是扮演“知心大姐”,凭借热心、爱心、责任心,面对面倾听600多位工作居住在上海的同城陌生人讲述其困惑。温暖和善良,成为化名“叶梓”的她的标签。

  2011年上海两会期间,她参与采写的微博红人“修鞋老爷爷”报道,牵动了千万上海市民的心。从字里行间,大家读到的是一份对于这位草根老人的真真切切的关心和爱护。

  她还是一位爱心志愿者,长期关爱弱势群众。她与“修鞋老爷爷”张天源长期结对,将刚刚领到的先进党员奖金送给老人家买药买米;她主动与上海社区、天津老家和西藏萨迦等贫困学子结对;她还带动身边同事朋友共捐爱心,每年组织“爱心暖衣捐”活动;……

  宣传系统“身边的榜样”、上海报业集团先进党员、新闻晨报敬业爱岗模范……面对一个个荣誉,感性的她会很开心,同时很不安,觉得自己没那么完美,还可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帮助别人。

  她叫“高艳”。她希望这世界多一些阳光,多一些正能量,多一些艳阳高照。

  【角色一】“知心大姐”:拥抱海纳百川的上海

  2002年,高艳作为引进人才来沪工作,2004年加盟新闻晨报,圆了少年时就有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记者梦。

  她的第一个职业岗位,是担任“晨报倾诉”栏目的主力记者。实话讲,这个岗位是颇有些挑战性的。该栏目专门进行面对面采访,在上海工作生活居住的同城人要向陌生的记者敞开心扉,倾情讲述其心理困惑和两难选择。如何赢得倾诉者的信任呢?高艳没有刻意为之,亲和力成为她采访时的一大“法宝”,不少人看到她的笑脸后,会不自觉地说,“你的气质好像我的一位熟悉的朋友”。

  但其实,做这种采访是有很大“杀伤力”的。别人吐出来的大半是苦水、情感垃圾,记者有要足够的冷静和定力去倾听,还要释放爱心,去设身处地,站在倾诉者的角度,帮其分析问题的症结,如同半个心理医生。做一次倾听,可能会觉得很新鲜,但日复一日地扮演“老娘舅”,面对一地鸡毛的问题,其实是非常消磨耐心的。

  一年年做下来,高艳与至少600多名陌生的倾诉者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平均每次的倾诉过程会持续两个小时。经常有同事朋友问她,做情感垃圾桶累不累?她总是笑笑,对于倾诉者的隐私讲述守口如瓶,告诉大家,其实每次倾听,都是自己心灵的一次成长。

  往往,倾诉者不喜欢来报社,约定的地点从宝山月浦的工厂到金山石化的路边小店,从崇明轮渡码头到浦东南汇的田头,而采访的时间为迁就倾诉者的时间,也往往是周末、夜晚。几年跑下来,高艳觉得收获很大,“跑了大半个上海”。

  有时一次倾诉不够,有的人要讲上两三次。有的读者在倾诉之后解开了心结,要结婚了,会约高艳去喝喜酒。有位还未成年的小妹妹,流着泪在电话里问“叶梓姐姐”:“我为什么是个笨小孩?”高艳急着安慰她,并向广大读者“众筹”答案,结果有数十位读者要认识这位小妹妹,以自己经历告诉她,“我曾经也是一名笨小孩”。曾经还有一位患重病的女士,临终前一定要见一见“叶梓”,给她看自己写了好几页的手写信,讲述其人生最难忘的一个个瞬间……高艳非常珍惜这一次次的心灵之约,心甘情愿地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为陌生人献出一双充满善意、安静倾听的耳朵。

  几年后,当她告别这个栏目去尝试新的报道领域时,她很不舍,也很感恩。

  【角色二】党员记者:14年用心书写好新闻

  作为一名党员记者,高艳始终没有离开采访一线。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当天,她就向报社请缨赴震区采访,一周后她赶赴绵阳、绵竹、北川等地采访,采访到了被温家宝总理接见的“哭泣女孩”刘小桦,并帮助其联系家人。一个月后,受上海人民的委托,她把刘小桦和姐姐请到上海,陪其感受大城市的风采抚平伤痛……此后数年,高艳参与震区重建报道,与刘小桦等震区群众经常保持联系。

  2011年年初,晨报关于“修鞋老爷爷”的系列报道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得到了时任上海市长韩正的肯定。作为主力报道记者之一,高艳于2011年1月18日发现网上信源,称广元西路附近有位高龄的修鞋老人,坚持以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在风雪中工作后,立即赶赴现场寻找老人未果。在不知道老人姓名、住址、家人信息的情况下,未放弃此线索,冒着漫天飞雪找遍半个西上海。8小时后,她和同事终于在夜幕降临时找到了居住在“城中村”的张老人,了解到其原籍高邮、曾被评为上海市优秀个体户的经历。

  1月20日,晨报刊发了关于修鞋老爷爷的整版报道《微博红人81岁修鞋老爷爷想回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高艳又冒雪赶赴张老人的家乡高邮,与当地干部、其家人协商老人回乡安居养老的方案。《修鞋的老人:晚年安居牵动两地人》等系列追踪报道一篇篇推出。老爷爷所在的江苏高邮市副市长对此事进行了亲笔批示,当地民政部门为老人增加了津贴。而在上海,韩正市长在2011年“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谈到了微博老爷爷,肯定了晨报的报道,称这是寒风中的感动;近百名市民读者登门慰问张老人;市民政等部门给予张老人多重照顾,并将全市独居非沪籍老人纳入了结对关爱网……

  众爱汇聚,让上海更温暖。在晨报和各界的呼吁下,张老人的家属和当地民政干部把他接回江苏老家生活。3月2日,晨报刊发稿件《上海高邮两地政府温馨接送“修鞋老爷爷”返乡:话别“亲人”,老人含泪道谢》。这组报道,改善了张老人与子女的关系,改善了其晚年处境,同时也改善了成千上万名沪上独居高龄老人的生活。这既体现了晨报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一贯宗旨。也是记者发扬“走转改”精神的一个实证。

  结合岗位,高艳还推出了一篇篇采访先进党员和各行业典型模范的鲜活的正面报道。2015年,她与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面对面倾心交谈,写出篇幅不大但蕴含深情的稿件《上海昆剧团掌门人、昆剧演员谷好好:好想成为像妈妈那样的女人》,获评该年度上海市典型报道优秀奖。

  在辛苦耕耘新闻的同时,她还从记者成长为报社的中层业务骨干。其先后率领团队晨报互动部获得宣传系统巾帼先进集体(2013-2014年度),晨报政务报道中心获得上海市典型报道先进集体(2015年度)。

  【角色三】爱心志愿者:涓滴之爱让世界更美好

  作为一名党员记者和爱心志愿者,高艳在采访的间隙始终把关心困难群众放在心上,边采访边做公益成为她的“习惯动作”。

  2011年“修鞋老爷爷”系列报道告一段落后,作为第一个找到修鞋老爷爷并与其持续对话的记者,她没有把这位高龄老人抛在脑后,几年来逢年过节就会带家人登门访问,送衣送药送慰问金。2013年,她被评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优秀党员,第二天她就找到摆摊修鞋的张老人,将600元奖金送给他买药。在老人带着上海人民的情意回到故乡高邮后,她还和老人保持电话联系、一次次嘘寒问暖。

  像这样关爱困难群众和采访对象的事情,还有不少。2009年高艳赴汶川震区做震后一周年采访,正遇一山村因电器短路引发火灾,两户羌族同胞的屋子毁于一旦。她第一时间参与抢救物资后,只留下租车的费用,把身上的近千元现金都捐给了这两户。

  2015年6月,高艳采访了宣传部星期一典型、上海援藏干部白锦波后,得知西藏萨迦学校里有不少困难学生,她主动提出要结对。白锦波起初给她提供了1个学生名单,当得知还有3名同班同学无人结对时,她立刻捐出4000元“包圆”了。第二年,她再次为这4名同学捐赠了助学金,并打算找合适的时机去见见这几个雪域高原的孩子。

  同一年,高考刚结束,高艳在朋友圈上看到一则消息,称自己的中学母校有位考上天津大学的优秀学生家庭困难,付学费有困难,她立刻联系母校,为该学子捐助了3000元助学金。而在其所居住的社区,她也主动通过居委会,与一户残疾人家庭结对助学。

  “孤木不成林”,做公益当然人越多力量越大。2010年,经高艳建议,新闻晨报成立了志愿者团队——晨报爱心社,她担任社长。社长没有什么特权,只有责任。她积极寻找公益项目“对接”晨报员工的炽热爱心,从2010年起开始落实“暖衣爱心捐”项目,每年春天和冬天,她都联系一所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校、福利院、乡村等,动员晨报员工捐衣捐文具。晨报员工积极响应,每次捐赠物资都有满满的十几包,她和其他党员志愿者一道,不怕脏不怕累,认真打包,再通过邮局寄往青海、贵州、云南、西藏等地。组织这样的活动,要搭上许多个人时间和精力,但她从来都是热情满满,身先士卒。

  宣传系统“身边的榜样”、上海报业集团先进党员、新闻晨报敬业爱岗模范……面对一个个荣誉,感性的高艳会很开心,同时又很不安,觉得自己所作作为属于份内事,还可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别人。

  “高艳”这个名字据说是祖辈给她起的,说都是十画,寓意十全十美。但高艳觉得自己没那么美,这个外面的世界也远远不够完美。她希望这世界多一些阳光,多一些正能量,多一些艳阳高照。如何才能有一个更好的世界呢?她表示,涓涓细流汇聚成海,那就从自己做起吧。